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间美术  > 详细页面

泥塑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2017年12月05日 阅读量:

  苗族泥哨

  “泥哨俏形怪有神,妙音悦耳又怡人。牛如负轭耕田野,马似脱缰闯路程。犬吠羊鸣鸭嘎嘎,龙吟虎啸鸟嘤嘤。行销世界腾身价,巧制于今更出新。”这首诗吟咏的就是黄平苗族泥哨。黄平泥哨,当地人俗称作“叫鸡”,是流行与贵州黄平一带的一种苗族民间儿童玩具。七十多年前,由黄平当地苗族民间泥塑艺人吴国清在传统泥俑、陶俑的基础上首创。黄平泥哨以当地黄泥为原料,用手工艺捏拿成形,接着涂抹生菜油定性,然后用竹签等工具加工出眼、口、鼻等细微部位,用模具压制出装饰纹样,再经过木屑煅烧、涂油上色等其他多项工序制作而成。黄平泥哨常见的题材是各种动物,包括飞禽走兽、家禽六畜等,其色彩艳丽,黑底上着以红、绿各色。同种题材的黄平泥哨又造型各异,以虎哨为题材的泥哨就有卧虎、跳涧虎、下山虎、怒吼虎、扫尾虎、扭头虎、打撑虎、滚地虎等多种。民间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是泥哨最常见和最出名的题材。头部特征是黄平泥哨着重强调的部位,而又以神似围上,故整个泥哨造型呈现出夸张变形、色彩斑斓的风格。整体看来,泥哨造型质朴、装饰考究,题材神形兼备,民族风格浓厚,是苗族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泥哨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玩具,尾端有吹孔和回气孔,吹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解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黄平泥哨日渐流行,不仅仅只是一种儿童玩具,早已成为家庭陈色的艺术品和收藏品,也成为了广受旅客欢迎的苗族旅游纪念品。目前,黄平泥哨主要由以家庭为单位的制作作坊制作。目前,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传承面临着危机。1993年,黄平县被贵州省授予“泥哨艺术之乡”。2006年,黄平泥哨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会上荣获三等奖。2011年,黄平苗族泥哨代表性传承人王登书在北京参加了 “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2008年6月7日,贵州省黄平县申报的苗族泥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杨氏家庭泥塑

  泥塑,亦称彩塑,属雕塑艺术种类之一,是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氏家族泥塑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杨魁山为杨氏家族第一代泥塑传承人,3年学艺时间完成了泥塑的基本学科,从此开辟了杨氏家族泥塑的先河。其子杨廷府,师承父业,成为杨氏泥塑的第二代传人,家族泥塑和彩画进入到中华民国年间。第三代传承人杨维福继承祖业后,和叔父3们边学边干,最擅长刀马人物。杨栖鹤是杨氏泥塑的第四代传人,早年海练就了一手木雕和戏剧服饰、道具的制作技艺。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手法创作了木雕《香炉》和章雕系列等。改革开放后,他携子孙三代,广收门徒、传授技艺,培养出第五代传人杨成年,第六代传人杨贤雄、杨贤龙、杨贤麒等。

  杨氏家族泥塑工艺流程:配制泥料,选合适的红胶土,碾碎并用筛子筛后和水浸透敲砸,使之细润。置钢内酿三到五天使用。同时配制粗、中、细、极细几种泥料的定光使用。制作造型骨架,以前主体骨架用木椽扎制,现多用钢管电焊链接姿态骨架的基本造型,并用麦草秸秆垫补捆扎,使其丰满,接近形象。上粗泥,用泥刀将粗泥一层层堆积,直到每个局部形象完全准确。再接着就是上细泥、木白、起稿、敷彩、上光。

  杨氏泥塑在造型表现和刻画上,力求精炼概括、姿态生动自然,夸张与写意适中,并不失法度。特别是在人物的塑造上,比例准确、表情各异。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细腻与粗犷相加,圆雕中有浮雕,横线纹饰与斜线交汇错落。在色彩处理上,经粉底、沥粉、矾染、涂色、点饰图案、装金、罩逛等方法着色后,其色度艳丽,对比明显,古朴典雅,并有防潮不掉色之功效。

  杨氏家族雕塑艺术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烫花于一体,在继承传统特色工艺的基础上,吸纳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产品题材广泛,既有表现田园风情、山水野趣的,又有表现人文景观、神话传说的,还有《农村社火队》、《毛主席过六盘》等现代题材的大型泥塑;既有花瓶、笔筒、烟具、印章等实用品,也有人物、飞禽走兽、佛像屏风、山水风光等观赏品。

  2007年,杨氏泥塑第四代传人杨栖鹤老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隆德杨氏家族泥塑被收录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里。

传承人杨栖鹤老人

泥 塑

编号:Ⅶ-47

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